再会,我国“淡水鱼之王”!长江白鲟被正式宣告灭绝,上一次被发现是在2003年大年初一……

<\/p>

7月21日晚,“长江白鲟被正式宣告灭绝”<\/strong>的音讯登上热搜榜首,不少网友表达自己的哀痛心痛。<\/p>

据了解,7月21日,有着“我国淡水鱼之王”之称的长江白鲟被国际天然维护联盟(IUCN)正式宣告灭绝<\/strong>。<\/p>


<\/p>

图片来历:视频截图<\/p>

据红星新闻,国际天然维护联盟(IUCN)北京时刻2022年7月21日更新濒危物种赤色名录。<\/p>

名录显现,长江特有物种白鲟现已灭绝,长江鲟户外灭绝<\/strong>。全球范围内,裸腹鲟多瑙河种群灭绝。赤色名录一起提升了其他7种鲟鱼的维护等级。<\/p>

IUCN全球鲟鱼再评价成果显现,全球现存的26种鲟鱼均面对灭绝要挟。其间约2/3的鲟鱼种群处于极度濒危状况。河流和淡水生物多样性关于人类和天然至关重要,但全球淡水生物多样性却在继续损失,河流生态不断退化。IUCN鲟鱼专家组主席艾纳·路维(Arne Ludwig)标明,“成果令人震惊和哀痛的,但却在意料之中。评价标明鲟鱼依然无法摘掉‘国际上最受要挟的类群’这一头衔。”<\/p>

上一次发现长江白鲟是2003年大年初一<\/strong><\/p>

据极目新闻报道,2019年12月,危起伟和其学生张辉博士在国际学术期刊《全体环境科学》发布的一篇研讨论文泄漏,估计2005-2010年时长江白鲟已灭绝。<\/p>

白鲟体型硕大,可达七八米长,有“我国淡水鱼之王”之称。俗话说,“千斤腊子,万斤象。”“腊子”指的是中华鲟,“象”指的是长江白鲟,听说它能够长到上万斤。<\/p>

白鲟和长江中华鲟相同,是距今已有一亿五千万年的中生代白垩纪残存下来的极少数古代鱼类之一。<\/p>

2003年大年初一<\/strong>,我国水产研讨院长江水产研讨所的科学家最终一次救助一条长江白鲟<\/strong>、放生并盯梢。但随后,船触礁,被放生白鲟的电波信号也消失。<\/p>


<\/p>

图片来历:视频截图<\/p>

没人能想到这或许是人们最终一次发现长江白鲟。失掉这一条鱼,也失掉了整个物种。<\/strong><\/p>

2003年至今,科研人员没有再发现过白鲟,也没有其人工饲养个别存留。此前,人们还抱有一线等待。“有渔民以为,长江某些水域还幸存有白鲟。”<\/p>

和长江水中精灵打了半辈子交道的危起伟,榜首次看见长江白鲟是1984年,是葛洲坝下的一尾逝世白鲟。<\/p>

“白鲟个别大,十分难养活。”1984年至1993年间,他救助过4尾被困的白鲟,仅一尾成功救活,放回长江。<\/p>

白鲟1993年或已功能性灭绝<\/strong><\/p>

2019年9月中旬,上海。环绕长江白鲟等欧亚十几种鲟鱼物种的濒危评价,国际天然维护联盟(IUCN)专家组连开3天会。危起伟和张辉参会。此前,IUCN及国外专家曾几回以为应宣告白鲟灭绝,危起伟一向不同意。<\/p>

但这一次,危起伟接受了白鲟灭绝的评价成果。在多年监测无果的情况下,近两年来,他和团队开端按IUCN评价模型研讨白鲟现状,得出的定论是:白鲟或许已于2005年至2010年间灭绝,且或许早在1993年就已功能性灭绝,即天然种群无法进行繁衍活动。<\/p>

白鲟灭绝的定论,首要根据现场查询和白鲟误捕记载的理论推导。2017年至2021年,农业乡村部支撑展开“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查询”专项作业,在全流域安置65个查询站位,20余家单位参与,在2017年至2019年的户外查询作业中未发现白鲟。理论推导,则首要根据从80多篇文献材料搜集而来的、1981年至2003年间共210尾白鲟误捕记载,反推得出灭绝或许性。<\/p>

IUCN怎么界说一个物种的灭绝?“浅显地讲,假如一个物种已没有天然繁衍,又过了这个物种寿数的时刻期限,期间也没有发现任何个别,即可确定该物种灭绝。”危起伟说,白鲟的产卵场在长江上游金沙江一带,1991年今后却再未发现白鲟天然繁衍。1993年曾经,每隔一两年都有白鲟被误捕的记载,但尔后很长时刻没有发现。<\/p>


<\/p>

图片来历:视频截图<\/p>

人工饲养白鲟最长只活了29天<\/strong><\/p>

白鲟最终呈现在人们的视界是2003年。危起伟向极目新闻记者回想:当年1月23日,他和搭档在四川宜宾南溪江段救助了一条白鲟,给它装上超声波盯梢器放流长江,但宜宾江段水流速太大,盯梢船触礁后信号丢掉。两天后,盯梢船修正,却再没了信号。<\/p>

“咱们从屏山找到长江口上海,小快艇开了整个长江干流和金沙江下流,6年沿江寻觅8次,均无果!哀痛!”危起伟怜惜不已。<\/p>

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长江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公报》显现,自2003年以来,已接连16年未发现白鲟活体。<\/p>

“作为长江旗舰物种,白鲟的灭绝,折射出整个长江生态系统的状况。”危起伟说,白鲟是江海洄游鱼类,在长江上游繁衍,葛洲坝的建筑,阻隔了白鲟的繁衍通道。别的,航运、捕捉、污染等人类活动的增多,特别是长江鱼类的削减,已无法支撑体型硕大白鲟的生计。<\/p>

“白鲟现在没有长时间养活的事例,也没有人工饲养的留存下来。”危起伟说,他养活过的最长存活期为29天,是2002年南京江段救助的一尾白鲟。<\/p>

白鲟为何无法完成人工繁衍?危起伟解说:一是其时交通条件不方便,接到渔民误捕信息后赶到现场,白鲟多已岌岌可危;二是其时科研条件有限,饲养白鲟需求近20米直径的池子,并且对水体要求很高,需求满足的氧气供给。<\/p>

“等咱们有才能去了解和协助它时,它却再没有呈现了。”危起伟惋惜地说。<\/p>

每日经济新闻归纳红星新闻、极目新闻、揭露材料<\/p>